“五育”融合实践如何谋篇布局
受单一化评价观、功利化人才观等不良因素的影响,我国教育领域过去存在“疏德、偏智、弱体、抑美、缺劳”的倾向,不仅严重阻碍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,还会延缓核心素养本位的教育改革,甚至影响到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进程。面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、新期待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:“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。”这一论述是对人才培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,为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。
在“为谁培养人”和“培养什么人”相对明晰的情况下,“怎样培养人”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亟待解答的重大问题。从“五育”并举,到“五育”融合,再到“五育”协同,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唯有走出“五唯”顽疾和“五育”失衡的泥淖,规避全能发展、同质发展的陷阱,突破评价扭转、教学转型的难关,形成不同教育要素相互渗透、支撑和促进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,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。
完善基于“五育”融合的教育评价机制。整体考量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特点和不同类型大学的特殊情况,综合增值评价、过程评价、特色评价、动态评价等多样化评价方式,探索基于融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、指标和工具,充分激发师生等相关主体的积极性。完善基于融合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,对不同类型的院校进行分类管理和评估,引导高校切实转变传统育人思路。完善基于融合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,把教育改革需求与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,坚决避免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“一把尺子量全部”的现象。完善基于融合的学生素养评价体系,建立个性化、精准化、数据化学生成长模型,引导每个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。
构筑基于“五育”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。采用融合渗透式的教育理念、思想和逻辑,将顶层设计与基础教学相结合,将实践反馈和理论研究相结合,将规定课程和校本特色相结合,重构基于“五育”融合的特色化、系统化课程体系。分别成立体育、美育、劳育等系列教育中心,结合学校办学历史、特色、优势等,打造突出相关教育元素的特色化课程体系,依托中心探索基于融合、为了融合和融合之中的教研与管理方式。组建由学科带头人、专家教授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校院两级研究团队,基于不同学科专业特点重新设定系统化课堂价值目标,形成“理论设计—课堂实践—教学研讨—理论完善—课堂修正”的螺旋上升式循环,逐步实现育内融合、育间融合和跨育融合。
打造基于“五育”融合的内外协同系统。推动家庭、学校、政府、社会实现差异性互补,在教育内容、方法和职能等方面突出长程思维、整体思维、融通思维,打造多元主体通力合作的育人共同体。拔除学校和家庭协同育人的障碍,以家长委员会、家庭课堂等多种渠道保障家长参与大学教育的权利义务,改变家校合作动力不足、内容不够深入、合作形式单一等状况。破除学校和政府协同育人的壁垒,构建协同育人的组织协调、资源共享、条件保障等机制,实现关系协同、资源协同与利益协同基础之上的育人目标协同。打破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边界,科学统筹实践内容、活动基地、保障体系等元素,形成从行业到实践再到知识的一体化融合育人链条。
夯实基于“五育”融合的信息技术基础。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,构建运行流畅、资源共享、智能应用的教育教学环境,为教育内容、方法、评价的系统性重塑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。在学校治理层面,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系统数据融通共享,加强教育管理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,为教育决策、教育改革和校园现代管理提供支撑。在教师教学层面,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过滤挖掘大数据中隐含的各类信息和规律,为学情诊断、综合评价和学业规划提供支撑,为多方参与教学评价、实现发展性评估提供支持。在学生发展层面,汇聚不同学科、专业、类别的数字课程资源,提供线上线下打通、课内课外一体的泛在式终身型学习环境。
总而言之,德智体美劳是一个相互独立、相互渗透、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,“五育”融合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、协同联动、同向发力的系统工程。唯有一以贯之、绵绵用力、久久为功,从融合评价、融合主体、融合载体等多个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探索,革除“五育”之间彼此分离、相互割裂、互不相关的顽瘴痼疾,从片面发展、片面育人真正转向全面发展、全面育人,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发展、人生出彩的机会,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,继而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、全面的质量观、科学的人才观,共谋、共建、共享更加健康和谐友好的教育生态。
(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,原文刊发于《中国教育报》2022年6月6日第五版)